夏糧收獲季節到來,正是農機大顯身手的好時機。然而,在夏糧高產、國家補貼的有利形勢下,國產農機反而出現產銷不旺的局面,多種農機的產銷量明顯下滑。
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蔣奇認為,去年購機、換機熱潮消退,中低端農機市場趨于飽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國產農機產銷不旺的三大主要原因。要突破當前困局,農機企業不能坐等國家補貼扶持政策,應積極向高端化、特色化方向發展,實現國產農機多路出擊,積極“突圍”。
農機產銷不旺癥結何在?
7月份以來,北方多地傳來夏糧豐收的消息。據報道,中央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有力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夏收小麥面積已扭轉連續四年下滑的勢頭,增加了300多萬畝,達到3.35億畝。同時,夏糧單產又創新高,預計每畝有望提高3公斤。7月中旬,南方早稻將進入開鐮期,正是國產農機大顯身手之時。
但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6月末發布的最新統計顯示,依據協會骨干企業報送的數據,在農機銷量方面,今年5月份,中型拖拉機銷量同比下降3.7%,小型拖拉機銷量同比下降5.3%,自走輪式收獲機銷量同比下降8%,手扶插秧機銷量同比下降47.4%,高速乘坐式插秧機銷量同比下降7.1%,方捆壓捆機銷量同比下降5%;僅有大型拖拉機銷量同比增長16.1%。在農機產量方面,中型拖拉機產量同比下降4%,小型拖拉機產量同比下降24.3%,自走輪式收獲機產量同比下降45%,手扶插秧機產量同比下降63.5%,高速乘坐式插秧機產量同比下降12.7%;僅有方捆壓捆機產量同比增長0.6%,大型拖拉機產量同比增長28%。
夏糧高產,為何出現農機銷量不旺的局面?蔣奇分析認為:“我國是農機生產和消費大國,產能過剩問題是農機產業長期存在的主要矛盾。同時,還存在高端農機和特種農機不足的情況。2020年,我國全年進口農機價值16.51億美元;今年1至5月,我國進口農機價值2.6億美元。”
蔣奇補充稱:“2020年,國家下大力氣進行農機補貼,提升了農戶購機、換機熱情。當前,這一換機熱潮已經退潮,導致農業旺季出現國產農機產銷不旺的尷尬局面。”
湖南農業大學農機系副教授向陽贊同上述觀點:“農機是價格敏感型產品,規模越小的農戶經濟承受能力越弱,對農機價格越發敏感,特別是中小型農機銷量下滑更為明顯。我們在走訪時還發現,中小型農機存在質量參差不齊、配件以次充好、服務脫節缺失、操作費時費力等現象,都是困擾國產農機綜合質量提升、產銷上臺階的‘卡脖子’問題。”
國產農機需突出重圍
對于國產農機存在的“卡脖子”問題,國家早有關注。7月6日至7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在京召開全國農機試驗鑒定和技術推廣工作會上強調,引導農機科研制造補短板、提質量,推動農機化技術綠色、高效、智能、安全發展,為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中聯重科作為大型農機企業之一,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已推出大馬力拖拉機、高端農機具、水稻有序拋秧機、人工智能農機等高性能農機產品。中聯重科還積極探索智慧農業生產模式,把農機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農業三個平臺融合,推動智慧農藝、智能農機數據的高效互聯應用。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介紹:“我們在安徽蕪湖的智慧農業基地,從種到收全程都是機械化操作、數字化種植。去年已在安徽蕪湖等地布局超3000畝全數字化管理的農田,今年將擴大至4萬畝,未來目標是做到2000萬畝。去年,公司農業機械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7%,今年農機銷售比重還將有所提升。”
作為中國拖拉機行業的“一哥”,一拖股份也在農機技術的綠色化、智能化領域不斷探索。2020年,由一拖股份控股子公司拖研所公司參股的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國首臺5G+氫燃料電動無人駕駛拖拉機的研制,該農機可在無人化模式下能夠按照規劃的路徑進行犁耕、旋耕、播種等作業。6月末,“中國一拖5G+AI工業視覺質檢應用”項目一期完成且穩定運行,該項目實現發動機質量自動分析和告警,助力一拖產品檢測效率提升70%,改變了此前“檢查全靠眼、判斷全靠腦”的落后面貌。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秘書長寧學貴表示:“中小型農機企業并非完全沒有突圍機會,品質過硬、產品獨特、術業專攻、服務到位的中小型農機企業同樣可以活出精彩。今年前5個月,中小農機大量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力地支持了當地農業生產,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突圍?農業天地十分廣闊,國產農機大有可為。”
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蔣奇認為,去年購機、換機熱潮消退,中低端農機市場趨于飽和,原材料價格上漲,是國產農機產銷不旺的三大主要原因。要突破當前困局,農機企業不能坐等國家補貼扶持政策,應積極向高端化、特色化方向發展,實現國產農機多路出擊,積極“突圍”。
農機產銷不旺癥結何在?
7月份以來,北方多地傳來夏糧豐收的消息。據報道,中央出臺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有力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夏收小麥面積已扭轉連續四年下滑的勢頭,增加了300多萬畝,達到3.35億畝。同時,夏糧單產又創新高,預計每畝有望提高3公斤。7月中旬,南方早稻將進入開鐮期,正是國產農機大顯身手之時。
但據中國農機工業協會6月末發布的最新統計顯示,依據協會骨干企業報送的數據,在農機銷量方面,今年5月份,中型拖拉機銷量同比下降3.7%,小型拖拉機銷量同比下降5.3%,自走輪式收獲機銷量同比下降8%,手扶插秧機銷量同比下降47.4%,高速乘坐式插秧機銷量同比下降7.1%,方捆壓捆機銷量同比下降5%;僅有大型拖拉機銷量同比增長16.1%。在農機產量方面,中型拖拉機產量同比下降4%,小型拖拉機產量同比下降24.3%,自走輪式收獲機產量同比下降45%,手扶插秧機產量同比下降63.5%,高速乘坐式插秧機產量同比下降12.7%;僅有方捆壓捆機產量同比增長0.6%,大型拖拉機產量同比增長28%。
夏糧高產,為何出現農機銷量不旺的局面?蔣奇分析認為:“我國是農機生產和消費大國,產能過剩問題是農機產業長期存在的主要矛盾。同時,還存在高端農機和特種農機不足的情況。2020年,我國全年進口農機價值16.51億美元;今年1至5月,我國進口農機價值2.6億美元。”
蔣奇補充稱:“2020年,國家下大力氣進行農機補貼,提升了農戶購機、換機熱情。當前,這一換機熱潮已經退潮,導致農業旺季出現國產農機產銷不旺的尷尬局面。”
湖南農業大學農機系副教授向陽贊同上述觀點:“農機是價格敏感型產品,規模越小的農戶經濟承受能力越弱,對農機價格越發敏感,特別是中小型農機銷量下滑更為明顯。我們在走訪時還發現,中小型農機存在質量參差不齊、配件以次充好、服務脫節缺失、操作費時費力等現象,都是困擾國產農機綜合質量提升、產銷上臺階的‘卡脖子’問題。”
國產農機需突出重圍
對于國產農機存在的“卡脖子”問題,國家早有關注。7月6日至7日,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在京召開全國農機試驗鑒定和技術推廣工作會上強調,引導農機科研制造補短板、提質量,推動農機化技術綠色、高效、智能、安全發展,為農業機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力量。
中聯重科作為大型農機企業之一,積極響應政策號召,已推出大馬力拖拉機、高端農機具、水稻有序拋秧機、人工智能農機等高性能農機產品。中聯重科還積極探索智慧農業生產模式,把農機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慧農業三個平臺融合,推動智慧農藝、智能農機數據的高效互聯應用。
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介紹:“我們在安徽蕪湖的智慧農業基地,從種到收全程都是機械化操作、數字化種植。去年已在安徽蕪湖等地布局超3000畝全數字化管理的農田,今年將擴大至4萬畝,未來目標是做到2000萬畝。去年,公司農業機械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7%,今年農機銷售比重還將有所提升。”
作為中國拖拉機行業的“一哥”,一拖股份也在農機技術的綠色化、智能化領域不斷探索。2020年,由一拖股份控股子公司拖研所公司參股的洛陽智能農業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國首臺5G+氫燃料電動無人駕駛拖拉機的研制,該農機可在無人化模式下能夠按照規劃的路徑進行犁耕、旋耕、播種等作業。6月末,“中國一拖5G+AI工業視覺質檢應用”項目一期完成且穩定運行,該項目實現發動機質量自動分析和告警,助力一拖產品檢測效率提升70%,改變了此前“檢查全靠眼、判斷全靠腦”的落后面貌。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秘書長寧學貴表示:“中小型農機企業并非完全沒有突圍機會,品質過硬、產品獨特、術業專攻、服務到位的中小型農機企業同樣可以活出精彩。今年前5個月,中小農機大量出口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力地支持了當地農業生產,何嘗不是一種成功的突圍?農業天地十分廣闊,國產農機大有可為。”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hongrb.com.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