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智恒好年景中原金水一號衛星(國智恒北斗好年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咱們河南擁有第一顆衛星了!”
北京時間12月20日11時22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一箭多星”,成功搭載發射了9顆小衛星,其中一顆是來自河南的“國智恒好年景中原金水一號(未來號-1R)”。
“‘一箭九星’成功升空,河南首顆衛星位列其中,這標志著河南農業遙感衛星星座項目正式實施,從此農村種地、養殖等都能用上衛星了。”國智恒北斗好年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汪澤民興奮地說。
“中原金水一號”衛星采用太陽同步軌道運行設計,軌道周期96分鐘。目前,該衛星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預計在未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從天而降的各種大數據會源源不斷飛入國智恒好年景公司的“黑盾”黑匣子里進行數據處理。
總工程師汪澤民拿著衛星模型,為記者講解“國智恒好年景中原金水一號”原理和運行情況。
“衛星遙感技術將收集大量農業數據,包括溫度、濕度、土壤水分等作物敏感的環境信息。”汪澤民進一步解釋,“比如,紅色部分代表生長旺盛,綠色為健康區域,黃色為缺水區域,葡萄園缺水程度顯示圖為采摘提供決策依據。衛星成為無人機‘眼睛’,檢測果樹掛果數量,可幫助種植客戶確定產量。”
該衛星的成功發射,將為我國黃淮海地區提供精準的農作物數據普查遙感服務,推動河南農業與5G通信、物聯網、區塊鏈、遙感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相互融合,全面推進遙感衛星技術在農業資源調查、農作物監測、災害監測及食品安全溯源等領域的智慧應用,為推進河南乃至全國農業現代化、數字化與智能化貢獻力量。
為何從農業遙感進入航天領域?汪澤民表示,一方面,河南省是農業大省,擁有較明顯的農作物數據普查遙感需求,國智恒集團有較好的北斗加遙感技術儲備,兩者融合基礎較好;另一方面,國家的高分專項工程衛星數量有限,對農業的應用量相對偏少,建設相關領域的衛星遙感星座將在應用領域對現有的高分專項工程形成有效補充。
“這只是河南‘起飛’的開端,以首顆衛星上天為序曲,國智恒北斗好年景農業遙感衛星星座項目已在茫茫太空拉開帷幕,并將形成星羅棋布的大格局。”汪澤民說,“按照我們的規劃,將一共發射40顆衛星。此次發射的衛星是該衛星星座的第一顆,除了提供農作物數據普查遙感服務外,還具有試驗性質,獲得的數據將進行技術驗證,為今后發射的衛星提供修正參考。”
工作人員在衛星發射現場合影
衛星上天的“路線圖”是怎樣的?從已公布的計劃中可以看到:
2021年將再發射3顆,優先滿足河南省現代農業發展需要;
2022年發射5顆,進行衛星初步組網,實現對黃淮海60%區域覆蓋;
2023年發射7顆,與國家已有資源衛星組網,滿足精準農業及物聯網的使用需求;
2024年發射10顆,實現黃淮海地區全覆蓋,完全滿足智慧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之需;
2025年發射15顆,屆時,40顆中原衛星在太空“喜相逢”,實現衛星星座的全部組網,滿足食品安全科學溯源的需求及其他領域應用。
“遙感衛星要照顧到高分辨率就必須是低軌衛星,這也大大限制了單顆遙感衛星的覆蓋范圍,而建設遙感衛星星座,則將有效彌補單顆遙感衛星造成的覆蓋不足的困境。”汪澤民表示,隨著“國智恒好年景農業遙感衛星星座”建設的逐步完善,其監測范圍也將超出黃淮海區域進而覆蓋全國,形成對全國農業帶有效覆蓋的遙感衛星監測體系,滿足智慧農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需要。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