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空前活躍,不斷催生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數字鄉村建設是伴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字化在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應用,以及農民現代信息技能的提高應運而生的,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鄉村建設,自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實施數字鄉村戰略”,連續四年中央一號文件均對建設數字鄉村提出了明確指示和部署。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綱要》,明確了數字鄉村建設的目標任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指出“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數字鄉村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動力,其帶來的普惠性增長,深刻改變著鄉村的發展道路,助力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加快推動農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數字技術是一種具有高滲透性的通用技術,其與傳統農業的深度融合催生了數字農業的發展。數字技術通過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全流程大數據的積累、開發、挖掘,能夠實現對農業生產流程的系統化整合,有助于提高農業生產的標準化水平,提升農業經營決策的準確性,實現農業生產的規?;徒M織化,從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實現對傳統農業的全方位重塑。
激活農村要素資源。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并列,被寫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等文件中。數字鄉村建設對數據要素在農村的積累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通過數字鄉村建設,能夠以信息流帶動資金流、技術流、人才流、物資流等向農村集聚,促進農村各類生產要素積累。數字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以數據要素為切口,通過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加大對農村的資金投入,增加對農村信息技術的建設力度,吸引技能人才、管理人才投身數字鄉村建設,暢通公共資源向農村投入通道。
拓寬農民收入渠道。數字鄉村建設既可以通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增加農民經營收入,也可以通過提高農民數字素養增加財產性收入。隨著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的嵌入和應用,傳統農業正朝著智慧農業加速轉變,降低了農業生產的管理成本、決策成本以及人力成本,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實現農業精細化管理,從而降低農業損耗;同時,通過信息網絡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農民經營收入。數字鄉村也為農民提供了更多投資機會,數字金融、移動支付等大大降低了金融投資門檻,使農民也能享受現代金融的發展收益,同時為農民擴大生產、多元經營提供信貸支持,提高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推進數字鄉村建設,應把握以下幾個現實著力點:
加快建設鄉村信息基礎設施。農村數字基礎薄弱,在5G等新興前沿信息基礎設施方面相對落后。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應大幅提升鄉村網絡設施水平,夯實建設數字鄉村的基礎。加強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加快農村寬帶通信網、移動互聯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持續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補償試點工作,支持農村地區寬帶網絡發展。推進農村地區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鼓勵開發適應“三農”特點的信息終端、技術產品、移動互聯網應用軟件,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構建為農綜合服務平臺。另外,還需對農村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改造,加快推動農村地區水利、公路、電力、冷鏈物流、農業生產加工等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進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電網、智慧農業、智慧物流建設。
發展農村數字經濟,推進農村經濟轉型升級。發展農村數字經濟可從農業生產端和銷售端兩處著手。在生產端,對永久基本農田實行動態監測,大力推進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加快推廣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運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種植業、種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全面深度融合應用。在銷售端,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深化鄉村郵政和快遞網點普及,深化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培育農村電商產品品牌。
引導數字金融向農村延伸下沉,推進農村普惠金融服務。農村金融具有數額小、收益低、周期短、數量多的特點。數字金融從廣度和深度兩個層面為農村帶來普惠性金融服務。從廣度上,數字金融將為農業、農村、農民提供銀行、保險、基金、融資租賃等多元金融產品或服務,改變傳統農村金融模式單一、產品匱乏的現狀;從深度上,數字金融的興起使大規模量身定制金融產品成為可能,增強了金融靈活性、適應性和可獲得性,有效彌補了農村金融的短板。數字金融的去中心化特點大大縮短了信貸流程,效率大大提升。同時,數字金融創新金融模式,提高農村金融的穩定性,為農業提供可持續金融解決方案。
推動農村數字化治理,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農村“互聯網+黨建”,建設完善農村基層黨建信息平臺,加強農村黨員管理,打破地理空間的限制,廣泛開展網絡黨課教育,快速精準傳達中央精神,推進農村黨建標準化建設,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探索建立“互聯網+網格管理”服務管理模式,推動黨務、村務、財務網上公開,提升鄉村治理智能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強化鄉村信息資源互聯互通,完善信息收集、處置、反饋工作機制和聯動機制。加快農村全面接入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提高村級綜合服務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廣“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改革模式,推動政務服務網上辦、馬上辦、少跑快辦,提高農民群眾辦事便捷程度。
統籌推動城鄉信息化融合發展。數字鄉村建設不能簡單復制智慧城市,而應通過平臺的互聯互通,逐步將信息資源整合共享與利用,依托國家數據共享交換平臺體系,推進各部門涉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開放、有效整合。堅持城鄉融合,創新城鄉信息化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引導城市網絡、信息、技術和人才等資源向鄉村流動,促進城鄉要素合理配置。在規范數字鄉村建設、制定發展標準時,應堅持一體設計、同步實施、協同并進、融合創新,促進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快形成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的數字城鄉融合發展格局。
作者:孔晗、劉帥分別系武漢大學區域與城鄉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講師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