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技術和生物技術成為最活躍的兩大創新領域,也給農業農村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力量。
如何認識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數字鄉村處于怎樣的發展階段?未來如何推進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建設?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員王小兵進行了深入分享。
王小兵表示:“總的來看,信息化發展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形成了歷史性交匯,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
在他看來,目前各有關部門、各地區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振興加速融合,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效。未來應該從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智能設備建設等方面,進一步推進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發展。
1、農業農村數字轉型最迫切
數據作為最新生產要素,正在改變傳統生產方式,推動社會生產力加快發展。這在農業農村領域表現尤為明顯。
在王小兵看來,數據如同過去農業時代的土地、工業時代的石油,已經成為當今信息時代的核心戰略資源。正因如此,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把數據列為與土地、資本、技術、知識、管理等同等重要的生產要素,同時強調要健全生產要素按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
今年,“十四五”規劃綱要則對“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作出了專門部署,進一步提出加快建設智慧農業、發展數字鄉村。王小兵表示:“農業數據資源最為豐富,農民對數字技術的需求最為迫切,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潛力最為巨大。”
在王小兵看來,只有加快農業數字化轉型,才能推動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釋放數字經濟紅利;只有加快發展數字鄉村,才能讓農民過上數字化生活。
他表示,數字鄉村是一個大概念,應當由智慧農業、鄉村社會治理數字化和涉農部門數字政府建設三大板塊組成,這三大板塊是發展數字鄉村的重要著力點。
2、數字鄉村取得階段性成效
根據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系統評估,2020年全國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已達37.9%。
王小兵指出,近年立足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的問題,各有關部門、各地區推動數字技術與鄉村振興加速融合,數字鄉村發展取得了階段性重大成效。
以農產品電商為例,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農產品電子商務國,近年來在視頻直播、網絡帶貨等新型電商的創新推動下,農產品電商持續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2020年行政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覆蓋率為78.9%,比2016年底提升了53.8個百分點。
在談到農產品電商的高速發展時,王小兵指出:“2020年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7520.5億元,占農產品銷售總額的13.8%,比上年提高3.8個百分點,電子商務已經成為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成為了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和突破口,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受阻、保障民生等方面功不可沒。”
與此同時,智慧農業應運而生,消費互聯網不斷向產業互聯網延伸和拓展,“互聯網+農業”蓬勃發展。據悉,2020年全國農業生產數字化水平達到了22.5%。王小兵表示:“當前,9個農業物聯網示范省,蘋果、大豆等8大類15個品種的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試點及81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建設不斷推進,農業數字轉型明顯加快。”
針對農業農村數字治理,王小兵分享了他的觀察:“當前,農業農村數字治理扎實推進。數字化已經成為各級黨委政府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抓手,正在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工作機制。”
3、未來有哪些發力點?
究竟如何進一步推動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發展?王小兵從基礎設施、數據資源、應用場景、智能設備建設等方面給出了建議。
一是抓基礎設施建設。編制數字農業農村建設規劃,積極謀劃、加快建設部省(區、市)兩級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全面提升數據傳輸、存儲、運算、分析能力。“與此同時,推出一批農業數字創新中心、全產業鏈大數據和數字農業應用推廣基地等重大工程項目,推動5G、北斗、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向田間、圈舍、漁塘拓展延伸。”王小兵表示。
二是抓數據資源建設。建立健全數據資源目錄和標準體系,加快構建空天地一體化數據資源采集體系。王小兵指出:“在創新完善傳統監測統計制度的同時,還應大力拓展物聯網、互聯網等在線數據采集渠道。”
三是抓應用場景建設。針對農業農村的問題和痛點,充分發揮大數據預測預警和優化投入要素結構兩大核心功能,確保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在防災減災、疫病防控、產銷對接、質量安全監管、農業綜合執法等方面見到實效。
四是抓智能設備建設。加強農機裝備智能制造、農業物聯網、傳感器、芯片等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切實解決“卡脖子”問題。
王小兵建議,在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機購置補貼、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現有項目資金渠道中,加大對智能裝備購置和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投入力度。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