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招商環境,和當地的氣候一樣溫暖!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出差非常不便,三亞當地有關部門工作人員主動為我們企業簡化注冊手續、尋找辦公場地,注冊成功后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還幫我們‘找對象’,向當地政府和企業推介我們智慧農業項目。”6月21日,三亞珈和遙感衛星公司聯合創始人陳淑敏告訴海南日報記者。
近日,中共海南省委關于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決定指出,建設智慧海南,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數字貿易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支持電商網購、電子競技、在線服務等新業態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今年年初,三亞珈和遙感衛星公司落戶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的加速,一批智慧農業企業被海南農業產業發展前景的“硬實力”和招商引資的“軟環境”吸引,將在種植、養殖、產銷對接等環節注入“智慧”因子,助力海南發展熱帶高效現代化農業。
一批智慧農業企業落戶海南
“今年年初,武漢珈和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成立分公司后,專門在這里建立技術創新基地。我們企業的核心技術是農作物識別,海南氣候優勢明顯,農作物品種豐富,在這里做實驗節約了企業成本,技術成熟后可以在全國各單位推廣應用。”陳淑敏說。
她介紹,公司研發的智慧農業項目“農業遙感衛星大數據平臺”,主要是通過衛星數據解譯技術,對農業用地、農作物種植分布、長勢情況進行摸底,做到全省農業“一張圖”,讓數據互聯互通,為政府部門和企業做決策支持,“此外,自貿港建設將重點發力南繁種業,我們企業也希望能為三亞南繁基地提供‘智慧大腦’,目前技術可以在種子分類管理、種子種植、土壤墑情等方面應用。”
中數經緯海南分公司總經理周曉健近日有點忙,他正在積極對接海南一些市縣的農業、招商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部分市縣對智慧農業項目能否幫助政府部門提供農產品產銷對接、電商銷售做出決策支持需求較大。隨著自貿港建設步伐的加快,海南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的需求也會加大。”周曉健說。
周曉健介紹,公司自主研發“境外農產品貿易大數據決策支持系統”,通過大數據搜集和處理,將為海南農業企業提供境外農產品價格指數、產量、供需關系變化提供商務決策支持,同時,可為海南農業企業提供境外招商宣傳提供支持。
海南普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是一家專注于金融領域大數據分析的企業,今年成立了新的農業團隊,瞄準智慧農業發展。“公司在金融大數據分析上積累多年經驗,發現農業發展與金融業風險控制、潛在客戶挖掘等存在共性,于是開發出‘橡膠林智能管理平臺’。”海南普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鐘穗希表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機遇下,智慧農業將迎來新風口。該平臺通過運用知識圖譜技術,解決海南膠園管理的蟲害判斷、營養狀況檢測以及農藥化肥的具體實施方案三大難點問題。
海南農業將變得更“聰明”
橡膠作為海南熱帶經濟作物重要的“三棵樹”之一,是我省最大的熱帶農業產業。“橡膠產業目前面臨膠農老齡化的難題,多數膠農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新膠工青黃不接。”鐘穗希邊介紹邊演示橡膠林智能管理平臺運用方法:膠農只需拿著手機,對準膠葉蟲害拍照,上傳至相關App,系統就會通過大數據搜索相關知識字典,在手機頁面顯示防治蟲害的原因和方法。
他介紹,目前,蟲害判斷只能由極少數有經驗的膠工以及專家實施,寶貴的橡膠種植管理經驗正不斷流失。“通過智慧管理平臺讓知識資產化。同時,新技術還可以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根據現有科研成果,精準施肥能帶來9.8%的橡膠增產率,同時能節省約15%的化肥用量。”鐘穗希說。
“智慧農業通過大數據,有利于幫助海南境外農產品貿易更精準地對接客戶和市場。”周曉健表示,目前,海南農業企業在海外擴大市場的主要方式還是依賴“熟人關系”,這種方式對新渠道的拓寬有限,建議可利用大數據匹配精準營銷。
他舉例,羅非魚是我省主要創匯農產品,通過智慧平臺在海量的大數據中提煉出有效信息,進而有效地進行境外推廣和招商,做到精準投放客戶群體。“誰掌握數據,誰就掌握市場。”
“智慧農業是農業信息化發展高級階段,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目前,公司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新建了一個園區,投資超1億元,將投入引進智能設備,發展智慧養殖。”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春有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南繁水產種苗,目前已經出口20多個國家,主要出口種苗為石斑魚、鯛類、鯧類,年出口量為上億尾。公司引入智慧設備后,養殖系統將實現自動報警、自動采光、自動保持恒溫等,實現智慧養殖,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降低農業風險,有利于公司將水產種業做大做強。
在自貿港建設的東風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力智慧農業,未來也將從農業結構、產銷對接等方面對海南農業進行變革,催生海南農業發展新動能,助力海南發展熱帶高效現代化農業。
近日,中共海南省委關于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決定指出,建設智慧海南,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數字貿易等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支持電商網購、電子競技、在線服務等新業態發展,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今年年初,三亞珈和遙感衛星公司落戶三亞崖州灣科技城。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步伐的加速,一批智慧農業企業被海南農業產業發展前景的“硬實力”和招商引資的“軟環境”吸引,將在種植、養殖、產銷對接等環節注入“智慧”因子,助力海南發展熱帶高效現代化農業。
在瓊海市博鰲鎮北山村,海南農飛客工作人員用植保無人機給水稻打藥。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一批智慧農業企業落戶海南
“今年年初,武漢珈和科技有限公司在海南成立分公司后,專門在這里建立技術創新基地。我們企業的核心技術是農作物識別,海南氣候優勢明顯,農作物品種豐富,在這里做實驗節約了企業成本,技術成熟后可以在全國各單位推廣應用。”陳淑敏說。
她介紹,公司研發的智慧農業項目“農業遙感衛星大數據平臺”,主要是通過衛星數據解譯技術,對農業用地、農作物種植分布、長勢情況進行摸底,做到全省農業“一張圖”,讓數據互聯互通,為政府部門和企業做決策支持,“此外,自貿港建設將重點發力南繁種業,我們企業也希望能為三亞南繁基地提供‘智慧大腦’,目前技術可以在種子分類管理、種子種植、土壤墑情等方面應用。”
中數經緯海南分公司總經理周曉健近日有點忙,他正在積極對接海南一些市縣的農業、招商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部分市縣對智慧農業項目能否幫助政府部門提供農產品產銷對接、電商銷售做出決策支持需求較大。隨著自貿港建設步伐的加快,海南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的需求也會加大。”周曉健說。
周曉健介紹,公司自主研發“境外農產品貿易大數據決策支持系統”,通過大數據搜集和處理,將為海南農業企業提供境外農產品價格指數、產量、供需關系變化提供商務決策支持,同時,可為海南農業企業提供境外招商宣傳提供支持。
海南普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是一家專注于金融領域大數據分析的企業,今年成立了新的農業團隊,瞄準智慧農業發展。“公司在金融大數據分析上積累多年經驗,發現農業發展與金融業風險控制、潛在客戶挖掘等存在共性,于是開發出‘橡膠林智能管理平臺’。”海南普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算法工程師鐘穗希表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機遇下,智慧農業將迎來新風口。該平臺通過運用知識圖譜技術,解決海南膠園管理的蟲害判斷、營養狀況檢測以及農藥化肥的具體實施方案三大難點問題。
在儋州市的海南農墾西培農場有限公司的火龍果種植基地,職工利用智慧農業系統查看火龍果生長地塊。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農業將變得更“聰明”
橡膠作為海南熱帶經濟作物重要的“三棵樹”之一,是我省最大的熱帶農業產業。“橡膠產業目前面臨膠農老齡化的難題,多數膠農平均年齡在45歲以上,新膠工青黃不接。”鐘穗希邊介紹邊演示橡膠林智能管理平臺運用方法:膠農只需拿著手機,對準膠葉蟲害拍照,上傳至相關App,系統就會通過大數據搜索相關知識字典,在手機頁面顯示防治蟲害的原因和方法。
他介紹,目前,蟲害判斷只能由極少數有經驗的膠工以及專家實施,寶貴的橡膠種植管理經驗正不斷流失。“通過智慧管理平臺讓知識資產化。同時,新技術還可以提高產量降低成本,根據現有科研成果,精準施肥能帶來9.8%的橡膠增產率,同時能節省約15%的化肥用量。”鐘穗希說。
“智慧農業通過大數據,有利于幫助海南境外農產品貿易更精準地對接客戶和市場。”周曉健表示,目前,海南農業企業在海外擴大市場的主要方式還是依賴“熟人關系”,這種方式對新渠道的拓寬有限,建議可利用大數據匹配精準營銷。
他舉例,羅非魚是我省主要創匯農產品,通過智慧平臺在海量的大數據中提煉出有效信息,進而有效地進行境外推廣和招商,做到精準投放客戶群體。“誰掌握數據,誰就掌握市場。”
“智慧農業是農業信息化發展高級階段,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目前,公司在陵水黎族自治縣新建了一個園區,投資超1億元,將投入引進智能設備,發展智慧養殖。”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董事長蔡春有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為南繁水產種苗,目前已經出口20多個國家,主要出口種苗為石斑魚、鯛類、鯧類,年出口量為上億尾。公司引入智慧設備后,養殖系統將實現自動報警、自動采光、自動保持恒溫等,實現智慧養殖,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降低農業風險,有利于公司將水產種業做大做強。
在自貿港建設的東風下,越來越多的企業發力智慧農業,未來也將從農業結構、產銷對接等方面對海南農業進行變革,催生海南農業發展新動能,助力海南發展熱帶高效現代化農業。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hongrb.com.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