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蓉城大地,綠意盎然、百花競放,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今年春節假期,成都近郊接待游客1400萬人次,蒲江明月國際陶藝村、崇州竹藝村等40余個鄉村游熱門景點成為當仁不讓的客流量大戶。
近年來,成都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三農”工作成效顯著。2020年,全市第一產業增加值655.2億元,同比增長3.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32元,同比增長8.5%,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筑牢了“三農”基礎。
去年底召開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為成都“十四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明方向:大力推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全面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當前成都正處于主動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聚力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新發展階段。”成都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全面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實現全市“十四五”高位開局提供有力支撐。
抓機遇·促合作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
今年2月,成都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正式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這意味著,對成都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探索“成都范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實施方案,試驗區面積約7672平方公里,范圍涵蓋成都市溫江區、郫都區、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大邑縣、蒲江縣。到2025年,試驗區將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生態價值轉化先行區、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典范區、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示范區、城鄉融合發展改革系統集成區。
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除了完成國家賦予的改革任務,成都還將開展積極探索,最受關注的就是“十大基礎工程”,包括都江堰精華灌區生態建設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西部區域旅游環線公路工程、西部區域旅游環線軌道交通工程、天府水源工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大熊貓國家公園工程、都市現代農業提升工程、特色鎮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城鄉生活污水綜合整治工程、城鄉公共服務品質提升工程。
“這些工程項目將串聯和覆蓋產業功能區、特色鎮、旅游景點、精品林盤等優勢資源,實現引流、聚人、興業。”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針對性地策劃包裝開建一批牽引型、骨干型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重大項目。
除了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都是成都鄉村振興的重大機遇。
近年來,成都充分發揮主干作用,提升建設鄉村振興“七大共享平臺”,其中農村土地交易服務平臺目前已與省內各市(州)、140多個縣統網聯營,累計交易各類農村產權2.29萬宗,成交金額突破1300億元。
成德眉資四市開展合作洽談,在菜籃子基地建設、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建設等多領域推進合作,簽署成德眉資糧食生豬蔬菜區域生產保供合作協議。
今年,成都市將結合“十四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高標準編制成德眉資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規劃并啟動跨區域農業園區建設。
強載體·提能級夯實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基礎
2020年3月,一場在成都舉行的推介會引發業內關注。推介會的主體不是某一個區域,而是成都市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圈整體。這場推介活動瞄準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向全國、全球發布了成都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機會清單”。
在這份機會清單中,7個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溫江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天府現代種業園、崇州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金堂食用菌產業園、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再單打獨斗,而是發揮各自優勢,以及在成都現代農業版圖中的定位,共同推介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圈投資環境比較優勢和投資機遇。
按照“發現和培育比較優勢,以產業生態圈為單元深度契合城市功能布局”理念,成都市以7個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48個國家和省、市、縣級農業園區為載體,以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為核心,推進全產業鏈發展,強鏈補鏈、聚鏈成圈,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圈在產業融合、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管理體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優化空間結構,重塑經濟地理。
2020年,全市已完成25.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啟動32.8萬畝建設項目。成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累計引進國內外一流科創團隊88支,組織實施協同創新重點項目111個。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郫都區獲評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崇州市、大邑縣等7個試點縣(市)獲批開展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試點。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國內外重點城市的聯合與合作,建立政產學研用產業聯盟,建強補齊產業鏈,做大產業園區,做強產業龍頭,做響產業品牌,不斷厚植發展優勢,加快構筑高能級都市現代農業生態圈。”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優環境·創場景推進農商文旅體深度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和關鍵。成都市堅持將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作為新時期農業發展的方向和主要形態,全面落實“全域旅游”理念,結合特色鎮、川西林盤和鄉村綠道建設,大力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創、電商、會展等領域的深度融合。
崇州的竹藝村就是一個范例。這座原本尋常樸素的林盤村落,依托特色建筑“竹里”,逐漸衍生出住宿、旅游、文化手工體驗等相關業態,隨著人才和新興業態的不斷加入,竹藝村如今成為“國際范、天府味、竹編韻”新中式川西林盤代表。
去年3月,成都宣布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鄉村新經濟以綠色低碳、拉動消費升級,成為成都城市魅力極有前景的未來增長極。目前,全市已保護修復556個高品質精品林盤、建成4408公里綠道,構建了以綠道為紐帶,特色鎮、川西林盤、精品民宿互為支撐的旅游目的地和消費場景、生活空間、商業形態。
去年9月,立足成都、服務全川的成都天府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圍繞農村電商、鄉村規劃、休閑農業、森林康養、民宿旅游、文化創意、鄉村運動等重點內容,促進資源互補與交換,不斷優化完善全業態、全方位、全鏈條、全要素的融合發展生態圈,為成都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十四五’時期,成都要基本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形態,這對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成都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堅持把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重點發展農村電商、休閑農業、智慧農業,打造“核心IP+特色村鎮+餐飲住宿+文創產品研產銷”產業鏈,構建以綠道為紐帶,特色鎮、川西林盤、精品民宿為支撐的旅游目的地。
站上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如今在成都廣袤的城鄉大地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農業農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去年底召開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會議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為成都“十四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明方向:大力推動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全面提高城鄉一體化水平,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當前成都正處于主動融入‘雙循環’、唱好‘雙城記’、聚力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新發展階段。”成都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全面開啟農業農村現代化新征程,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為實現全市“十四五”高位開局提供有力支撐。
今年2月,成都西部片區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正式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這意味著,對成都在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探索“成都范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據實施方案,試驗區面積約7672平方公里,范圍涵蓋成都市溫江區、郫都區、彭州市、都江堰市、崇州市、邛崍市、大邑縣、蒲江縣。到2025年,試驗區將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生態價值轉化先行區、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典范區、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示范區、城鄉融合發展改革系統集成區。
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除了完成國家賦予的改革任務,成都還將開展積極探索,最受關注的就是“十大基礎工程”,包括都江堰精華灌區生態建設和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西部區域旅游環線公路工程、西部區域旅游環線軌道交通工程、天府水源工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大熊貓國家公園工程、都市現代農業提升工程、特色鎮建設和川西林盤保護修復工程、城鄉生活污水綜合整治工程、城鄉公共服務品質提升工程。
“這些工程項目將串聯和覆蓋產業功能區、特色鎮、旅游景點、精品林盤等優勢資源,實現引流、聚人、興業。”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堅持以項目為中心組織經濟工作,針對性地策劃包裝開建一批牽引型、骨干型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重大項目。
除了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都是成都鄉村振興的重大機遇。
近年來,成都充分發揮主干作用,提升建設鄉村振興“七大共享平臺”,其中農村土地交易服務平臺目前已與省內各市(州)、140多個縣統網聯營,累計交易各類農村產權2.29萬宗,成交金額突破1300億元。
成德眉資四市開展合作洽談,在菜籃子基地建設、區域農產品公共品牌建設等多領域推進合作,簽署成德眉資糧食生豬蔬菜區域生產保供合作協議。
今年,成都市將結合“十四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規劃,高標準編制成德眉資都市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示范區規劃并啟動跨區域農業園區建設。
強載體·提能級夯實都市現代農業發展基礎
2020年3月,一場在成都舉行的推介會引發業內關注。推介會的主體不是某一個區域,而是成都市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圈整體。這場推介活動瞄準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向全國、全球發布了成都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機會清單”。
在這份機會清單中,7個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溫江都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園、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天府現代種業園、崇州都市農業產業功能區、金堂食用菌產業園、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蒲江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再單打獨斗,而是發揮各自優勢,以及在成都現代農業版圖中的定位,共同推介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圈投資環境比較優勢和投資機遇。
按照“發現和培育比較優勢,以產業生態圈為單元深度契合城市功能布局”理念,成都市以7個現代農業產業功能區,48個國家和省、市、縣級農業園區為載體,以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為核心,推進全產業鏈發展,強鏈補鏈、聚鏈成圈,推動都市現代農業產業生態圈在產業融合、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管理體制等方面取得突破,優化空間結構,重塑經濟地理。
2020年,全市已完成25.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啟動32.8萬畝建設項目。成都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建設,累計引進國內外一流科創團隊88支,組織實施協同創新重點項目111個。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被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郫都區獲評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發展先進縣。崇州市、大邑縣等7個試點縣(市)獲批開展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平臺試點。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與國內外重點城市的聯合與合作,建立政產學研用產業聯盟,建強補齊產業鏈,做大產業園區,做強產業龍頭,做響產業品牌,不斷厚植發展優勢,加快構筑高能級都市現代農業生態圈。”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優環境·創場景推進農商文旅體深度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和關鍵。成都市堅持將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作為新時期農業發展的方向和主要形態,全面落實“全域旅游”理念,結合特色鎮、川西林盤和鄉村綠道建設,大力推動農業與旅游、文創、電商、會展等領域的深度融合。
崇州的竹藝村就是一個范例。這座原本尋常樸素的林盤村落,依托特色建筑“竹里”,逐漸衍生出住宿、旅游、文化手工體驗等相關業態,隨著人才和新興業態的不斷加入,竹藝村如今成為“國際范、天府味、竹編韻”新中式川西林盤代表。
去年3月,成都宣布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鄉村新經濟以綠色低碳、拉動消費升級,成為成都城市魅力極有前景的未來增長極。目前,全市已保護修復556個高品質精品林盤、建成4408公里綠道,構建了以綠道為紐帶,特色鎮、川西林盤、精品民宿互為支撐的旅游目的地和消費場景、生活空間、商業形態。
去年9月,立足成都、服務全川的成都天府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聯盟正式成立。該聯盟圍繞農村電商、鄉村規劃、休閑農業、森林康養、民宿旅游、文化創意、鄉村運動等重點內容,促進資源互補與交換,不斷優化完善全業態、全方位、全鏈條、全要素的融合發展生態圈,為成都鄉村振興提供智力支持。
“‘十四五’時期,成都要基本形成‘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形態,這對農業農村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成都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堅持把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重點發展農村電商、休閑農業、智慧農業,打造“核心IP+特色村鎮+餐飲住宿+文創產品研產銷”產業鏈,構建以綠道為紐帶,特色鎮、川西林盤、精品民宿為支撐的旅游目的地。
站上新起點,開啟新征程。如今在成都廣袤的城鄉大地上,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現代農業農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農先鋒網聲明: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站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網站(www.hongrb.com.cn)聯系,本網站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
聯系郵箱:3267146135@qq.com